- 产品特点
- 技术参数
一、产品概述
中水三立智慧水环境综合治理平台面向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综合性平台,主要解决流域水环境面临的“水多”、“水少”、“水脏”和“水华”的问题。在大数据建设方面,通过强大的数据处理与机器学习算法,对海量环境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精准识别水质变化、污染物浓度、蓝藻水华爆发等关键指标,为管理者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提升了流域水环境保护的精准度和效率。
二、系统架构
三、产品功能
1、流域一张图综合管理系统
整合水质、水利、水文、气象、环保、国土、规划、交通、测绘等多部门、多结构数据,基于数据标准化建设成果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集中管理与集成可视化。打通流域范围内不同部门、不同行政区划之间的数据壁垒,逐步消除“数据孤岛”和“数据烟囱”等现象,实现数据的动态交换与实时共享。
2、水质监控平台
实现监测站点水质实时监测数据以及历史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水环境详情分析、专题制图等功能。运用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水质模型进行水质的模拟、预测预警,并进行相应的专题制作,使得管理部门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情况把握和处理方案制定。
3、水量监控平台
实现水量监测站点雨情信息、河道水情、水库水情、土壤墒情、气象信息、蒸散量等实时数据的便捷查询,及时、准确的掌握流域各分支河流产汇流水量查询与统计。基于产汇流水量模拟预测模型获取水量的动态变化趋势,提前向责任部门发送河湖监测站点降雨、水位、流量等报警信息,以便提前制定应对方案。
4、污染物总量监测平台
进行污染物总量预测预警模型验证,在实测污染物总量的基础上,结合优化削减方案展示,入湖口、河流、流域污染物总量的变化趋势预测。在实测污染物总量的基础上,结合优化削减方案,实现入湖口、河流、流域污染物总量的变化趋势预测和污染物总量的预测预警,并通过湖(河)长制管理功能将污染物削减优化功能落地,促进流域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
5、河湖长制管理系统
全面、动态掌握流域沿岸河流水环境现状,预警环境风险,对环境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实现各级河湖长检查督导、巡查员日常巡查、情况通报、问题办理等工作规范化、流程化、自动化,及时发现、落实和处置问题。 针对湖长制具体办公要求,为各级湖长及巡查人员量身定制移动巡查应用,使湖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任务派发、监督考核、信息查询,巡查员可实时上传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或情况。
6、一级保护区管理系统
基于电子地图实现对一级保护区的网格化和空间可视化管理。以县为一级网格、乡镇为二级网格、行政村(多个)为三级网格。以网格划分基础,通过引入管理事件和管理部件概念,形成网格化全覆盖体系。以 GIS空间技术为手段,实现一级保护区管理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提升生态保护、环境安全和对区域性环境污染的干预能力,实现以空间全覆盖、工作全覆盖、任务全覆盖、责任全覆盖、手段全覆盖的管理目标。
四、平台特色/功能亮点
1)基于Sun-TASEOWQ模型的水质时空演变分析:
2)平台通过构建水质监测站点的时间和空间的关联关系,输入Sun-TASEOWQ模型,输出成果采用播放的方式动态的展现过去水质的变化情况。
3)基于Sankey的水量拓扑分析:
4)平台通过构建流域与子流域及所辖一级河流、二级河流,并结合Sankey图构建三级水量拓扑关系,展现全流域的上下游的水量产汇流关系图谱。
五、技术特点
1)智慧水环境平台根据三监测、三结合、一控制和两手抓的建设思路,紧密围绕治理的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等三个方面实现流域水质监测、水量监测和蓝藻水华监测;
2)充分结合城市河流、农村河流和湖本体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最后通过一级保护区和湖河长制的行政执法手段,实现流域的综合治理。
3)智慧水环境平台通过“空-天-地-网”立体化的监测体系,采用高分卫星遥感技术对巢湖流域水质、水华、水量、水面面积、容积等实现全方位实时监测及精准数据分析。
六、典型案例